黟县“影视+”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吴敏 韩丹妮 何彦铭 顾宾宾 发布时间:2024-07-03 08:15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6月9日,又一部主要在皖南黟县取景摄制的电影《铁血女枪手》于爱奇艺、腾讯、优酷等平台上线。据悉,该片是浙江未来和美乡村发展集团与黟县县委、县政府在“影视赋能、乡村振兴、两山转化、百村共富”这一新赛道上的一次携手合作。双方还将通过建设黟县洪星乡方坑岭强乡富村影视基地,锻造新赛道新模式。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千百年前,诗仙李白就用诗句描绘了一幅黟县美景。北枕黄山,南望白岳,山川秀丽,习俗淳美。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是世界文化遗产地,拥有“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之称和“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之誉,亦是众多艺术家、摄影家、导演创作的天堂。

影视基地强乡富村

两山转化之路渐入佳境

方坑岭强乡富村影视基地是黟县洪星乡深入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发展创意经济,以影视赋能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共同增收的成果。基地通过影视剧的承制、业态植入和产业导入,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实现村集体和当地村民共同增收。

方坑岭强乡富村影视基地首期工程自2023年6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先后拍摄《老炮敢死队》等影视作品12部,聘请临时演员、剧务等2300余人次,惠及周边群众300余人。为乡村破解资源要素瓶颈制约,推动两山转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从张艺谋的《菊豆》、李安的《卧虎藏龙》到郑晓龙的《幸福到万家》,还有《小花》、电影版《武林外传》等上百部影视作品在黟拍摄。一直以来,黟县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人文资源,成为海内外游客青睐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影视剧取景拍摄的“天堂”。

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21年,迄今有2200多年历史,拥有西递、宏村1处2地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秀里影视基地的“同福客栈”和守拙园影视基地的“天空之湖”成为影迷们的网红打卡点。2021年黟县被评为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摄影之乡)。

近年来,黟县出台《黟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等,对影视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提供政策资金保障。瞄准影视产业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安徽望阳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戏帮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在黟县注册。建成秀里影视村、守拙园等影视创作基地。目前全县从事与影视相关企业60余家,影视拍摄重要取景地7处。

光影谱写共富华章。黟县将持续聚焦影视赋能乡村振兴,强化村企合作,运用前期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方坑岭强乡富村影视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化影视热效益为村集体和村民长远收益。

徽州美学举世惊叹

创意经济之花大放异彩

走进黟县,就步入了明清民居博物馆,感受徽州美学的冲击;来到黟县,就踏入了休憩心灵的桃花源,尽享烟火气息的安逸。

从写生、摄影到影视剧拍摄,黟县很多景区成名发展之路,离不开艺术传播。近年来,黟县围绕嘿多好哇、我的多彩黟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等内容,通过影像文化特有的传播、交流途径,创造出一个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繁荣的影像人文作品平台与空间。如今,艺术作品中的世外桃源落入人间,来自各地的人们通过画笔与镜头将黟县之美定格成永恒,让这里成为人人向往、为之倾心的诗和远方。

黟县是艺术创意的大美院。近年来,黟县持续推进“旅游+写生”,成为各大美术院系的写生基地。宏村、西递更是成了中国十大写生基地之一。先后举办艺动中国·2023中国(宏村·西递)国际水彩艺术季、首届最美中国高校写生大赛等重大节展赛事,并推出多条艺术研学精品线路。

目前,该县已拥有写生基地112家,每年吸引超过百万人次的写生爱好者前来创作交流。蓬勃发展的写生经济不仅为黟县带来了人气、才气和朝气,更成为了黟县未来艺术乡建的“蓝筹股”。

今年,为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来黟写生研学的学生,黟县推出了“黟山大学堂”,这是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交流平台,让每一位来过的创作者都能在黟县留下深刻的印记,共同描绘出黟县这幅山水秀美、底蕴深厚与民情淳朴的绚丽画卷。

以“产业化、信息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突出“摄影+旅游”,黟县努力将县域打造成“没有围墙的摄影天堂”。该县以乡村为主题的中国黄山(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从2006年举办至今已有18年,通过借力摄影,持续打造、逐年积累,黟县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探索“摄影+旅游”模式的成功典范之一,并率先开启安徽省内举办摄影节展活动的先河,成为首个“中国摄影报摄影基地”。

近年来,黟县积极推进创新“摄影+旅游”互联网平台,为摄影人和游客打造一站式智能服务系统。推出油菜花、桃花摄影游及徽派建筑摄影游、世界遗产摄影游、经典影视寻踪游等旅游摄影主题线路25条。

一个个古老村落,一座座百年老宅,一幅幅写意山水,一部部精彩剧集……今日黟县,写生、摄影大展、影视剧摄制与文旅体高质量发展双向促进,艺术经济与文化旅游双向奔赴,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外,黟县通过创意设计和艺术介入,为古老乡村注入新活力。如拾亭画驿等地,不仅保留了古朴风貌,更通过艺术的形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其中,丰梧村通过组建国际乡村营造社的方式,在全球发起招募,累计吸引近百位海内外建筑设计人才来开展乡村设计。

黟县还聚焦“旅游+文化”,坚持用乡音引流世界级产品,打造《宏村·阿菊》《西递传奇》等夜娱产品,创新国际化表达方式,让“黟见倾心 自在桃源”深入人心、远播世界。

伴随着大黄山建设擂起响鼓、敲下重锤,黟县迎来了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在大黄山战略的加持下,千年古县迈入高铁时代,跻身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黄山黟县国际乡村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2024年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向新而行,以新促质。黟县将持续围绕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定位,精心打造高颜值的“画里乡村”、高价值的“国际乡村”、高质量的“和美乡村”,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打响“大黟山”品牌建设,以历史名城的厚度、推陈出新的高度、创新融合发展的深度与外界展开新的对话。

打造讲好大黄山故事的文化高地

从《长月烬明》带火蚌埠,《飞扬的青春》的取景地温州瑞安曹村镇成旅游目的地,热播剧《微暗之火》带热婺源汪口景区、篁岭镇、秋口镇等拍摄地,到最近的热播剧《我的阿勒泰》带火新疆取景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背后蕴含着影旅融合的巨大潜能。

在黟县,散落珍珠般的古朴村落、遍地书库般的厚重人文、巧夺天工般的“三雕”技艺,生生不息、处处出彩;在黟县,春有姹紫嫣红,夏有蝉鸣晴空,秋有稻香红叶,冬有霜月炊烟,目之所及皆风景,身之所至竟如归。这样的黟县,每一处转角,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热爱生活的人们去发掘去创作。如秀里影视村就因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地而走红。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古装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和电影版《武林外传》。不少观众因为这部情景喜剧而认识了秀里,并纷纷前来探访同福客栈的拍摄地。

近年来,一部剧带火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影视作品的唯美画面,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观众所向往。而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影视剧粉丝,或者是喜欢自然美景和寻找创作灵感的游客,黟县都是一个不虚此行的好去处。

影视剧取景地带来的不仅是大批游客,还有强劲的消费力。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县城,被影视作品带动,旅游业红火发展,餐饮服务业、线下娱乐演出、酒店民宿、文旅景点……当客流量加大,这些消费力也随之被激活。当“影视+文旅”为旅游目的地带来更多“化学反应”,小县城也能跃升为旅游舞台上的“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