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荣获“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下发关于命名第三届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通知,黟县位列其中。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首位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0个,市级生态村24个。
围绕生态修复,增加容量。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落实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建成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立“五个一”服务平台。2019年完成人工造林2430.2亩,森林抚育50000亩,退化林修复15000亩。
围绕生态经济,管住增量。将生态品牌优势和“五黑”特色农产品结合起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黟县黑果(香榧)、黑鸡、黑茶(石墨茶)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黑茶原料供应约2万亩,产黑茶230吨;香榧1.28万亩,产果期香榧6000亩,鲜果产量 250吨,果桑220亩;发展黑米600亩,黑玉米260亩,黑豆100亩。饲养黄山黑鸡30万羽、出栏21万羽,饲养黑猪3.2万头、出栏2.2万头;“五黑”产业综合产值达4亿元
围绕生态生活,降低排量。以“五控”为抓手,强化空气污染源头治理。2019年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位居全省前列。强化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开展餐饮油烟扰民餐饮店专项整治,实行新建餐饮业高标准管理,县城餐饮和经营单位均已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正常运行。完成淘汰黄标车308辆。加大建筑工地、道路、物料堆场扬尘污染整治,严格落实防尘抑尘措施。推广“粮油机收秸秆还田”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县粮油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
围绕环境治理,提升质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三大革命”“五清一改”行动,有效整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水资源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生态修复等项目,建全环境治理体系。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模式,将全县清扫保洁服务和环卫基础设施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城乡统一的保洁机制,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设并运营“生态美”超市14家,不断完善垃圾兑换的外延和内涵。
下一步,我县将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新起点,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积极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