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荣获2019年度“安徽省黟县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作者:黟县站群管理 发布时间:2020-12-08 08:17 信息来源:黟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12月4日,安徽省开发区改革创新推进大会在亳州市举行。会议通报了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情况,通报了2019、2020年度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名单。我县荣获2019年度“安徽省黟县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县委副书记、县长戴炜作为2019年度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代表上台领取奖牌。

近年来黟县以全景黟县、全域旅游为目标,以旅游+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坚持全域联动,精准发力,以精心打造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全县乡村旅游百花齐放,遍地花开。

旅游主导,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收费景区15处,其中5A级景区1家2处、4A级景区4家。在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工作中,我县始终按照“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要求,重点打造宏村乡村旅游产业园、西递遗产小镇、古黟漫居小城3个服务业集聚区。

集群规模

黟县特色产业集群依托县内优势资源和旅游企业,全面拓展旅游广度和深度发展迅速。主营业务收入方面。全年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15.89%。税收方面。目前黟县特色产业集群共入驻企业76家,全年税收9359.83万元,同比增长65.99%。均超额完成《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方案》设定的任务目标。

集聚效应

黟县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通过大力推进“旅游+”行动、加大招商引资、采取合作方式,加快旅游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产业的集聚度。全年全县服务业营业总收入为37.4亿元,其中我们集群营业总收入贡献了30亿元,集聚度达到了80.28%,同比增长了7.43%。

特色产业在全省的地位方面,随着集聚度的大幅提升,我县乡村旅游在全省的龙头地位逐渐显现。先后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文化魅力旅游名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幸福感的休闲城市、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全球百佳可持续目的地等10余个国家级荣誉,特别是2019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黟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作为典型案例被全国推广。

全县乡村旅游正在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高端度假、休闲体验、户外运动、文化演艺、摄影写生等多元化旅游业态发展。同时,连续多年举办了中国黄山(黟县)超级越野赛、斯柯达中国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车公开赛开赛、柯村油菜花节、古黟秋韵-黟县徒步露营大会、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黟县传统集体婚礼、黄山西递音乐节、西递祈福文化节等多项极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尤其是“西递传奇”灯光秀,是西递旅游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新消费形态,既是对西递现有文旅资源的补充升级,也是对西递文旅在新经济形势下转型升级的积极尝试,开启了古村落“夜游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能力

创新发展是破解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缺乏精品、游客留不住等难题的金钥匙。集群分别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鼓励创新能力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新增专利授权数量共3类59个,其中发明3个、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52个。新增省级(含)以上创新平台新增国家及创新平台2个,分别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创新平台8个,其中黄山旺荣电子有限公司省院士工作站是黟县首个、黄山市第五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为黟县引进顶尖智力资源、推进创新驱动探索了新路径,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质量品牌

黟县乡村旅游产业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全年新增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共26份、企业13家。其中黟县徽黄西递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旅游服务方面获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增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家(黟县清野茶厂)、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个(黟县黑鸡、黟县石墨茶和黟县香榧)。

工作推进

黟县针对乡村旅游产业建立一系列工作机制,成立黟县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黟县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2018年-2020年)》等文件,出台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在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综合服务等相关优惠政策。全县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专题协调会等,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实施。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方面。设立黟县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五黑”农业特色产业、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等“四个千万”奖补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其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产业、重要平台、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旅游业发展奖补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持续提升黟县全域旅游区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