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报送

西递“开秧节”焕新农耕文化

作者:胡晓洁 汪澄 发布时间:2025-04-22 08:53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4月20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举行传统“开秧节”活动。

雨生百谷,润泽万物。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是播种希望、祈愿丰收的黄金时节。此时气温回暖,雨水充沛,正是插秧育苗的好时机。“开秧节”为黟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古时黟县农村每年春季都要举行的一项重要农事风俗活动。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递村将传统农耕智慧与谷雨节气文化融合,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秧节”唤醒沉睡的田野,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

“插头秧”是“开秧节”最核心的仪式,承载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耕信仰。活动中,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农会赤脚踏进水田,躬身插下春耕的第一株秧苗。这株秧苗通常被称为“头秧”,寓意着“开好头、结好果”,寄托着村民对风调雨顺、稻谷满仓的殷切期盼。

随后,在《插秧舞》的韵律中,各村插秧能手在水田中展开插秧竞技,青翠秧苗整齐入泥,泥水四溅间传承着千年农耕智慧。引爆全场的是,“开秧节”活动中的“浑水摸鱼”环节,50名艺术生卷起裤腿,在翻涌的泥浆中围追堵截,欢笑声惊起远处白鹭,定格成水墨画里的动态风景。

西递镇始终坚持“保护优先、活态传承”的发展理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相融合,将“开秧节”、稻田音乐节等传统农事活动升级为沉浸式体验项目,推出“我的一亩三分地”认养计划,从春种到秋收,让都市人拥有专属的田园牧歌,用订单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值得一提的是,该村通过“非遗+文旅”,既留住乡土记忆,也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目前,西递春耕主题旅游线路吸引游客量同比增长逾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