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思想认识,营造政务公开环境。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训会议、发放宣传单页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镇村两级政务公开的意识,形成主动公开、及时公开的工作氛围。同时积极主动查找本部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整改规避应公开而未公开的情况。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加大群众监督力度,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政府同群众的联系,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有效地履行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政务公开责任。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明确由分管领导主抓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部门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业务结合起来,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保障公民权利,提高行政效率。
三、提升管理能力,保证政务公开质量。政务公开的质量高低决定着政务公开工作的成败,政务公开要深入、健康、持久发展,管理是关键。一是保证政务公开内容及时有效。定期浏览省市县三级政务公开平台,及时更新最新消息;同时将单位最新情况,工作动态发布至网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保证政务公开内容准确性。实事求是是做好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是财政资金板块,积极与各部门确认,其金额、人员必须准确无误,未经审核确认的政策信息绝不上传。三是严守保密规章,避免信息泄露。政务公开一定要谨记保守单位工作秘密、群众个人隐私,保障信息安全,需公开的个人信息要经其本人同意。对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保密规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