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4056/202106-00050 信息分类: 文字解读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公民,其他,DOC,其他 发文日期: 2021-06-04
发布机构: 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1-06-10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2022-04-19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失效

文字解读:《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专项资金奖励办法》(2021修订版)

作者:黟县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21-06-10 16:52 信息来源:黟县政府办 阅读次数: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全面聚焦“五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政策、规划、科技、金融、基地、经营主体、品牌、营销等“十个一”工程的推进,对“五黑”产业全链条进行转型升级,加速“五黑”等农业产业发展由“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特别是2020年我县出台的《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对“五黑”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黟县五黑政策实效,更精准地推动产业发展,我县再次广泛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各重点经营主体的意见,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短板,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做出部分修订,拟定《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

二、起草过程

我县在去年《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事项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工作基础上,广泛听取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及重点经营主体意见,并分别于32日、414日和422日,主持召开意见征求工作专题会议,专题讨论征求意见。经过修改,并通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成合法性审查,经县政府第七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64日以政办〔20215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三、工作目标

全面聚焦“五黑”特色产业发展,通过政策、规划、科技、金融、基地、经营主体、品牌、营销等“十个一”工程的推进,对“五黑”产业全链条进行转型升级,加速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精致型”转变。积极的引导推动“五黑”产业的发展。

四、主要内容

《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主要内容总共分九大部分

一是扶持范围

1、扶持的产业:“五黑”产业、茶叶、粮油、蔬菜、中草药、竹笋等特色产业 。

2、扶持的主体:在本县依法登记注册、依法经营、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主体 或社会组织。

二是资金安排

1. 2021年安排“五黑”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专项资金1000万元。实行计划申报、预算管理和总量控制。

2. 同类财政资金补助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

三是产业基地 

主要是对茶叶基地、黑粮基地、香榧基地 、黑鸡黑猪养殖基地、蔬菜基地、中草药基地进行相关政策上补助。

四是产业精深加工

包括2个方面,一是支持“五黑”产品开发;二是支持“五黑”产业园 、加工线建设及设备购置等,主要是五黑产业园精深加工车间、五黑储运中心和仓储中心建设、五黑冷链储运配套设施建设、当年新购买黑鸡黑猪产品加工设施设备(含贮存、运输等)和养殖自动化设施设备、当年新购置带侧深施肥装置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联合播种机、鲜食玉米收割机三类农机设备及农业无人植保飞机、当年新购置竹笋电烘加工设备。

五是品牌创建

包括6个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支持创建品牌,支持三品一标认证,支持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支持“五黑”检测,支持黟品五黑区域公共品牌打造。

六是营销推广

包括5个方面,主要是对设立专卖店及专柜,发展电子商务,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开展“五黑”产品进景区、进民宿(酒店)、上餐桌活动,开发营销以“五黑”为主题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方面进行政策补助。

七是技术支撑与科技创新

包括3个方面,主要是对品种选优,有机肥替代化肥,科技创新与推广方面进行政策上的补助。

八是金融保险

包括2个方面,鼓励经营主体参保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五黑”产业发展。

九是附则

包括6个方面,项目实行申报入库制度(农业保险由县级统一兑现);本办法所涉及的补助内容属于物资、设备采购补助的,须通过黟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完成;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项目管理,及时开展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各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建立规范的种、养殖管理台账及档案(企业要求财务规范),登录直报系统;对违规使用财政项目扶持资金或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新型经营主体不得享受补助;同时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优先享受补助;办法由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会同县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五、创新举措

第一部分是产业基地删除了茶叶机采补助,纳入社会化补助项目中;黑粮今年实行计划种植。黑米种植规模达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400元。黑玉米种植规模达50亩以上的,分两部分补助:一是种植面积补助,种植密度达3000/亩,每亩补助300元。二是种植标准绩效补助,通过龙头企业订单生产或销售,按实现商品的有效穗,每穗补助0.10元;当年香榧基地造林连片面积由原来的1亩改为10;零星造林补助标准由20元调整为40元。三是为了提高标准化程度,凸显规模效益,黑鸡黑猪养殖基地标准奖补,删掉了0.1万羽、0.2万羽及100头、200头等档次。四是中草药基地只安排了黄精和青梅的补助,明确种植密度,并且明确黄精种植类项目的验收时间。

第四部分是产业精深加工:一是支持五黑冷链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和统一运营服务。对新建的容量达2000立方米以上的保鲜冷链设施的,给予总投资30%的补助(土地投入不计入投资总额)。最高补助不超过80万元。对在五黑冷链中心采购保鲜冷藏服务的主体,给予当年冷藏费用30%补助。减少了对中小型冷库的补助。二是对支持五黑产业园、加工线建设及设备购置等个别条款的补助标准进行调整,由原来的20%调为30%。黑鸡黑猪部分由50%调为30%。三是在粮油机械上新增秸秆打捆机、秸秆粉碎机二类机械,其目的是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减少农业源污染。

第五部分是品牌创建:一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认证、获批国家农业遗产的,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减少了其他部门有奖补的项目。二是增加使用黟品五黑农产品5G追溯平台并正常使用的主体,补助0.51万元,由农水局制定具体方案

第六部分是营销推广:一是支持在各大景区开设黟品五黑直营店(须报县政府审核批准)。在县外开“黟品五黑”直营店的,也可以享受奖补。二是鼓励五黑宴菜品、半成品生产及研发。对当年新投资的菜品、半成品加工生产线,按购置发票的50%给予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对开发的五黑宴菜品及半成品,通过对外配送实现销售的,按销售额度的10%给予补助。三是鼓励五黑食材进餐桌(酒店)入民宿试点。首批确定10家左右的餐饮民宿经营主体作为试点(优先安排限上餐饮单位及限下抽样调查餐饮单位),对采购本县五黑食材:黑猪、黑鸡、黑米制品、黑茶的给予奖补。

第七部分是技术支撑与科技创新:一是调整对比试验的内容及补助标准。只补助开展黑米及黑玉米试验各一处,每处给予3万元补助。二是降低建设黟县本地优良品种母本园和育苗基地的补助标准为,每亩2000元。三是新增接待省农科院及县政府聘请的专家在我县开展学术研讨会、调研考察指导等工作接待补助。

第八部分是金融保险:重点是推广农业保险和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这条深受广大经营主体的欢迎,原样保留。

第九部分是附则:一是调整申报备案为向所在地乡镇政府申报。须于当年6月中旬前,逾期不再受理;二是涉及需实施主体制定工作方案或活动方案的,制定项目绩效目标,会商相关部门审核后上报县政府审批。三是加强项目股管理,确保财政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实施主体对经营活动及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套取、骗取、冒领及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等违法违规行为,收回扶持资金,予以问责追究,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等。四是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对违规使用投入造成负面影响以及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新型经营主体不得享受补助。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四送一服”政策宣讲工作,把本奖补办法宣传到村和“五黑”各相关产业主要经营主体,提高政策的惠及面,体现“五黑”政策的公开、公平、公正性。

2、制定各类项目的验收细则,提高项目验收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合法、规范。

3、持续做好《黟县“五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的政策效果评估工作,为后续政策修订提供基础材料。

七、关键词解释

五黑:一是黑茶,包括黑茶、石墨茶;二是黑果,包括香榧、果桑、蓝莓;三是黑粮,包括黑米、黑玉米;四是黑鸡,是指黄山黑鸡;五是黑猪,包括皖南花猪和黟县黑猪。

八、政策咨询方式

如对政策有不清楚之处,可向县农水局办公室具体咨询,咨询电话:0559-5522056(办公时间: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