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黟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差别化政策实施意见(试行)》
一、背景和依据
为进一步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推动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黄山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差别化政策实施意见》(黄亩均组〔2022〕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我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差别化若干政策。
二、研判和起草过程
该意见从去年6月份开始起草,征求相关部门意见5次易稿,并经过县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研究后出台。按照“探索试行、完善提升、深化改革”实施路径,并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工作目标
以全县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结果分类实施差别化政策,树立企业“亩均论英雄”的发展理念,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倒逼企业转型,提升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县工业高质量发展。
四、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有15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差别化要素配置
根据评价结果分类企业的电价、水价、用电、用气方面实施不同的价格或保障措施。如:对“亩均效益”评价D类(调控帮扶类,下同)企业实行年度递增加价政策,即:第一年列入D类的,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加价0.2元;连续两年列入D类的,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加价0.3元;连续三年及以上列入D类的,用电价格每千瓦时加价0.5元。在用电上,用气上,优先保障A类企业需求,对D类企业实行用能管控等。
(二)供地保障
对A类工业项目,实行一次规划、分期供地;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确定为出让起始价;对D类企业原则不予新增供地。对低效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和工作专班开展联合执法方式,倒逼企业整改退出等。
(三)差别财税金融
新型工业化奖励企业时,对符合扶持条件且亩均效益评价结果为A档的企业奖补资金上浮10%,B档的企业奖补资金按100%兑现,C档的企业奖补资金按90%兑现,D档的企业不予奖补。同时,与金融部门建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数据和亩均英雄白名单共享机制,将亩均效益评价相关数据用于信用评级、贷款准入、贷款授信、担保方式创新、还款方式创新和利率优惠等金融服务工作,实现数据共享、可用。
(四)优化涉企服务
对A类企业,在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时给予优先支持,在排污权有偿使用方面给与优惠;对D类企业,对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对A、B两类企业在政府性评奖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中优先推荐等。
五、创新举措
是摸清工业“家底”、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准服务、倒逼低效转型的有力抓手;是促企业找准产出效益最优点、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是助力“双招双引”、推进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有为招法。
六、下一步工作考虑
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好“亩均论英雄”改革故事,坚定不移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奋力推动存量、增量、总量、质量“四量同步”发展,加快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实现。
七、关键词解释
(一)评价分类
根据企业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排序,对规上、规下工业企业分别排序,按一定比例范围分成A、B、C、D四类,其中:
A类(优先发展类):主要是资源环境效益好、发展质量高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前20%(含);
B类(鼓励提升类):主要是资源环境效益相对较好、发展前景看好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排在20%—65%(含)之间;
C类(规范转型类):主要是资源环境效益一般、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排在65%—95%(含)之间;
D类(调控帮扶类):主要是综合效益较差、发展水平落后,需重点整治、搬迁改造、淘汰的企业,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后5%。
(二)评价指标——分规上和规下
1. 规上工业企业:设置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亩均技术改造投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6项主要指标。
2. 规下工业企业(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设置亩均税收1项主要指标。
八、解读人与政策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黟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
解 读 人:潘培琳
政策咨询电话:0559-552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