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安徽省黟县经济开发区“十四五”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一、 修订背景
开发区,是县域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双招双引”的主阵地;产业,是开发区发展的主导线、主引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建设,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将“工业强县”战略纳入县域五大发展战略,这在黟县历史尚属首次,省市县相继出台系列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措施,推动了开发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主导产业初步形成,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后劲逐渐显现,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开发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强力推动“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加速形成我县经济发展新动能,扎实开展“双招双引”,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与黟县生态环境相适应、与文化遗产底蕴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十四五”时期,我县必须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紧扣“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黄山市黟县“十四五”工业及园区发展规划》等精神,特编制《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二、 起草过程
“十四五”时期,我县必须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紧扣“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食品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未来产业发展壮大。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黄山市黟县“十四五”工业及园区发展规划》等精神,特编制《黟县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三、编制依据
(1)《中国制造 202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皖政〔2012〕96号);
(4)《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7〕98号);
(5)《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
(6)《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
(7)《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2020)》;
(8)《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意见》;
(9)《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皖政〔2017〕76号);
(10)《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实施方案(2017—2021年)》;
(11)《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皖政〔2017〕51号);
(1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皖政〔2017〕70号);
(1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14)《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15)《黄山市“十四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
(16)《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政〔2017〕57号);
(17)《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黄政办〔2017〕16号);
(18)《黄山市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方案》;
(19)《黄山市“十四五”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20)《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黄政〔2021〕8号)
(21)《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22)《中共黟县县委 黟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实施意见》(黟发〔2021〕12号)
(23)《黄山市黟县“十四五”工业及园区发展规划》;
(24)《中共黟县县委 黟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开发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黟发〔2021〕10号);
(25)《黟县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主要内容
《安徽省黟县经济开发区“十四五”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产业发展概况,第二章为发展环境,第三章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四章为产业布局,第五章为重点发展任务,第六章为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第七章为保障措施。
(一)产业发展概况
《规划》站在全国的层面,全面提炼了我县“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的七个成就,指出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五个方面的不足。
(二)发展环境
《规划》分析全国工业发展环境,指出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几个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县“十四五”工业及园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可概括为“3365”行动计划,做大做强3大主导产业(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丝绢纺织),积极培育3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完成6项重点任务,强化5大保障措施,奋力推进园区跨越发展,努力把我县工业经济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新动力、创新引领发展的主引擎,将开发区打造成县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双招双引”主阵地,并打造成为安徽省级示范园区、皖南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规划》确定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为: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显著改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节能降耗显著进步,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产业布局
黟县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9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筹建,包括五东殿新区和渔亭工业小区,核准面积1.4175平方公里,其中区块一(五东殿新区)为0.9993平方公里,区块二(渔亭工业小区)0.4182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丝绢纺织等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
(五)重点发展任务
围绕总体要求,《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做大做强机械电子,包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企业智能化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做精做特绿色食品,包括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化、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打响“五黑”区域品牌、积极推进工旅结合。
三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包括推进丝绢纺织高端化发展、推进新型建材绿色化发展。
四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包括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数字创意产业加快发展、推进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五是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包括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六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包括产业联动融合、金融联动融合、科创联动融合、交通联动融合。
(六)推进开发区创新发展
“十四五”期间,黟县开发区将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新需求,以招商引资为引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以加快发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等产业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标准规划扩园升级,全力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园区拓展面积达到0.6平方公里,总建设面积达2平方公里。
(七)保障措施
《规划》提出了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实施人才保障机制、强化招商推进机制、加大财政税收支持、严格规划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
五、下步打算
主要做好《黄山市黟县“十四五”工业及园区发展规划》宣传贯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以《规划》为引领,抓住机遇,砥砺前行,推动黟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