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基层运转】渔亭镇:党建“穿针”服务“引线” 练就基层治理“绣花功”
近年来,渔亭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注重在实践中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作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把好“方向灯”,瞄准振兴奋斗目标。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核心要务,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全面推进“镇级包村领导+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居)民代表”三级责任落实模式,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通过以上率下、逐级带动,全镇7个村(社区)党组织、338名党员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线上线下齐发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线下举办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书记上党课等50余次,面对面为党员干部授课,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村民群众在乡村振兴建设道路上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方向感。
奏好“治理曲”,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强化党建引领,以渔亭镇“党员责任路段”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党建+五微”行动,推动人居环境新提升,通过氛围营造,打造主题化的“观光”,诗意栈岭、多彩石门景观墙应运而生,同时积极响应打造黟县“最干净旅游风景道”,因地制宜在渔亭境内公路沿线建设“黟见倾心 自在桃源”“黟县欢迎您”“你好 黟县”节点3个。同时把乡风文明建设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在全镇建立乡风文明“六个好”积分制度,增强村民的自我约束力和集体荣誉感,减少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有效促进文明乡风的弘扬和普及,将积分结果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强大动力。
绘好“民生图”,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民生工程、环境整治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开展网格精细化服务,结合三三制工作法进行“暖心大走访”“宿村夜话,驻企走访”等行动上千余次,把服务延伸到户,着眼于“群众需要什么、干部能干什么”,向群众宣讲路线方针政策,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科普、送技术等活动。截至目前已召开“宿村夜话”茶话会、党群“板凳议事会”“户主会”、旅外人才座谈会等各类调研活动20余次,围绕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五微”行动等,收集意见建议71条,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增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