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4056/202402-00095 信息分类: 金融安全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黟县政府办 发布日期: 2024-02-0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黟县用好金融工具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黟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4-02-01 08:42 信息来源:黟县财政局 阅读次数:

 

黟县用好金融工具 助力乡村振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发展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机制,充分发挥金融要素支持作用,黟县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重点难点、立足地方实际,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和担保力度。为进一步支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近年来我县持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底,全县贷款余额92.93亿元、同比增长11.50%,居全市第2位。其中涉农贷款余额61.96亿元,较年初增加6.77亿元,增幅12.28%,高于各项贷款增幅0.14个百分点。同时强化涉农担保,坚持“支农支小”,深入推进“劝耕贷”业务,2023年,我县累计办理劝耕贷业务7950.2万元;县担保公司在保余额4.41亿元,其中涉农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34.72%;办理续贷过桥资金借款1045.7亿元,进一步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健全涉农融资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手段,健全涉农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利性,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黟县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平台、两山转化平台、“裕农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党建+信用”服务平台、黄山市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等融资基础设施。同时县农商行在全县13个分支机构网点设立智能化设备共39个,进一步优化了银行网点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网点运营成本。2023年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成功完成交易项目90个、交易金额1765.95万元;通过两山转化平台登记农村闲置资产340处,挂网招商资产138处,完成项目流转7个,为村集体增收150万余元;通过“裕农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办理信贷业务401300万元;

三、推进农业保险保障服务升级。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作用,积极运用保险产品巩固脱贫成果,继续与县农商行合作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及贴息政策,并继续实施防贫保,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开发“农业保险+涉农信贷”金融产品,通过农业保险数据评级、保单质押等增信方式,支持快速申请信用贷款。2023年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资金2541252.5万元,累计拨付贴息资金65.27万元,安排防贫保和农业保险财政资金20.59万元和481.54万元。

四、优化涉农主体信用评价环境。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赋能普惠金融,加强对农村信息数字转化运用,对信用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全覆盖,金融机构提供整村推进、批量授信等服务,实现农户在线办理授信业务,打造“线上+线下”秒批秒贷行业服务,促进金融“活水”流入乡村田间。2023年评定信用主体16468户(个)、信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0个,信用村66个,累计用信76111万元。为进一步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我县制定了《黟县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贷款贴息办法(试行)》,对信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根据信用评级给与贷款当期LPR利率贴息补贴,每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年贴息不超过10万元。

五、创新涉农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银企对接,全年累计召开银企对接会11场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9.37亿元。加强绿色金融赋能乡村发展,创新开展村落徽州贷和黟山南岸流域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项目(黟县EOD项目),分别获批授信5亿元和19.6亿元。同时各金融机构立足本地实际,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在原“旅易贷”、“民宿贷”、“五黑产业担保贷”等55类金融信贷产品基础上,2023年创新推出“政采贷”“中标贷”“农e贷”“信e贷”“茶叶贷、“兴农贷”、“鳜鱼贷”、“皖美信用民宿贷”、“社保贷”、“传承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满足不同农户群体客户需求。2023年针对鳜鱼、肉牛等活体发放“活体贷”4318.93万元。(财政局 崔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