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千万工程”绘就“画里乡村”
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灵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锚定高质量建设大黟山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和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紧扣“大黄山”,突出“世界级”“高特新”,高质高效推动“千万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高颜值的“画里乡村”、高价值的“国际乡村”、高品质的“和美乡村”。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振兴”总要求,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57个,整治自然村132个,创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15个,和美乡村省级精品示范村8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示范村6个、示范村14个,市级景区村6个,县级“满庭芳——美丽庭院”示范户412户。
黟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先后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中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2023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工作先进县、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等称号,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号工程”唱响徽风皖韵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是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
黟县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高规格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属地乡镇配套设立专班,统筹落实方案编制推演、项目谋划论证、资金整合投入、人才要素支持等具体创建工作。同时健全配套体系,完善政策措施文件,明确一名县领导、一名专家导师、一个县直部门、一名联络员的创建团队包保联系精品示范村,全面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农办统筹协调、专班落实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全县上下总动员、齐参与、聚合力的工作格局。
为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提档升级、比学赶超,黟县先后制定《黟县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 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三个乡村”黟县样板的意见》,根据村庄人口规模、资源禀赋等,按照自然村整治、省级中心村建设、精品示范村创建三个层次,科学确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版”“标准版”“升级版”。其中,“基础版”做到“五清一改”全覆盖;“标准版”在基础版的基础上,实现农户“四净两规范”;“升级版”在标准版基础上,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全域旅游等统筹结合,全面建设,打造彰显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村庄。
聚焦“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以全域化思维、绣花功夫、标准化提升为新途径,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高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画里乡村、国际乡村、和美乡村”,高质量建设大黟山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和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碧阳镇碧山村、碧阳镇关麓村、西递镇潭口村、柯村镇江溪村片入选2023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西递镇源川村、宏村镇塔川村、碧阳镇丰梧村、渔亭镇汪村片区入选2024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黟县各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村统筹考虑村庄建设定位思路、首位产业、IP打造的特色性和差异性,以及村庄运营的有效性、项目谋划实施的实用性、人才要素的保障性、联农带农的稳定性,邀请市县专家、新黟县人现场走访、参加座谈、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打通乡村建设管理难点堵点,推动乡村建设品质提升,确保村村有主题、有产业、有logo、有故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更多乡村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为高质高效创建精品示范村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创新助推乡村蝶变
稻田咖啡师、非遗研学师、民宿运营师、乡建营造师、乡村旅拍师、农场运营师、乡村美术师、乡村文创师、乡村披萨师、NCC运营师……
不久前,黟县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现场推出十大乡村新行当,涵盖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多个新兴领域。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推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人才是第一资源。
黟县出台《黟县关于聘任乡村建设导师工作实施意见》,选聘建筑师、规划师、营销师、乡创客、徽学专家、民宿管理专家等10名新黟县人为县级首批乡村建设导师,邀请、配合乡村笔记、小米集团等团队在丰梧村、南屏村开展“乡土工厂”“理想营地”“小米乡野调查”等活动,支持、参与乡村规划设计、项目谋划、村庄运营、建设管理,为创建工作注入乡村建设新活力。
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支持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建设,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目前,乡村建设导师团已入库各类专家人才54名。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
黟县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大力支持基层党组织领办强村公司,发挥项目、资金集聚效应,以“组团”“抱团”等形式谋深谋细项目,严格按照“先论证、再设计、后实施”步骤有序推进,推动形成运营一批、实施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建设局面。
其中,2023年度4个示范村共整合财政资金1.2亿元,实施项目22个,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10.2亿元,实施项目21个;2024年度4个精品示范村共整合财政资金0.5亿元,实施项目18个,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6.05亿元,实施项目14个。
江溪村片区推出“研学康养”“红色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打造红色旅游特色运营村;潭口村、关麓村、源川村分别以服务自在谷、帐篷客、严岭有机漫村等重大项目为主,通过与村内重点项目业主合作,以山水田园林等资源,提供劳务、物业服务等方式开展合作运营,其中自在谷以“基金+基地+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村集体每年收益1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黟县从全县范围内筛选出40个有基础、有特色的村庄,将村庄环境整治、农房盘活、业态植入和景区村庄创建相统筹,积极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丰梧村、塔川村、碧山村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运营,实现“企业+村集体+村民+政府”四方共赢共利。
2023年,全县66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6845.04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5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强村59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3元,增长8.5%,位居全市前列;通过乡村运营,增加固定就业岗位近4000个,带动务工就业近1.5万人次。丰梧村的朴蔓农场、塔川村的塔川书院、碧山村的萝卜计划试验场等成为三产融合运营典范。
乡风文明引领时代新风
9月初,洪星乡红光村以“和美红光 我来夸夸”为主题召开户主会,乡干部、村两委与村民们坐在一起、谈在一起,共商共议盘活集体仓库等闲置资产。一农户深受感触,当场承诺从集体仓库移走自家农具、柴火等杂物,方便村集体维修利用。
推动联户走访经常化、共商共议规范化、诉求办理制度化。今年以来,洪星乡组织召开户主会2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7件,办成各类民生实事200余件,让村民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共同受益者。
在推进“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过程中,黟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群事群议“党建+积分制”,建立健全农村“一约四会”,创新拓展“户主会”“板凳会”,规范发展“四会”组织264个。同时,充分挖掘徽州文化中的“和合”“善治”等优秀因子,创新打造“作退一步想”“更进一步为”工作法,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释放乡村治理效能。
紧扣精品示范村创建标准要求,秉承“微改造、精提升”建设理念,黟县创新推出具有“黟县范”的乡村建设负面清单“十不准十提倡”和《黟县和美乡村建设参考图集》,全省首发《黟县和美乡村建设白皮书(工作指引)2024》,通过以案例解读、图片参考、图纸说明等形式,把乡村建设中的道路提升、改厕治污、村容村貌、河沟渠塘、庭院围墙、公共空间、田园风光、村庄亮化美化等建设标准逐一明确,通俗易懂,成为乡村干部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百宝书”。在村庄清洁行动中,黟县累计召开“户主会”1000余次、座谈会100余场,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万余条,极大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大群众自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10多万人次,还有群众捐赠物资等,积极投身“金边银角”整治,扮靓前庭后院。
家庭是创建美丽庭院的阵地。黟县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政府奖补+农户管护”工作机制,把村庄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引导农民高效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及闲置房等资源,深耕“金边银角”,发展庭院经济,打造以“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为主的特色种养和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生产生活服务。
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把普通“农家院”变成致富“增收园”。宏潭乡全力打造小作坊、小养殖、农家乐等庭院经济项目,让农村“方寸闲地”增收、增绿。碧阳镇做好“庭院+农家乐”“庭院+民宿”“庭院+电商”“庭院+研学”等文章,让游客游在乡村、玩在庭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今年以来,全县打造7000多处“金边银角”、20000多处“五小园”,户均增收1000余元。
用“庭院美”促进“家风美”、打造“和谐美”。黟县多部门联合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和农户“四净两规范”活动,形成室内室外一起抓、示范带动全面创、全域推进共同抓的局面和效果。全县评选县级五好家庭500户、最美庭院800户、十星级文明户1500户。
整治农村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实现乡村从环境美到产业兴、治理优、文化盛的全面振兴,让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黟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画里乡村”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获评2023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