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征集二十八】关于黟县城区、宏村村、西递村、碧山村拟命名地名的征求意见
关于黟县城区、宏村村、西递村、碧山村
拟命名地名的公示
现将黟县城区、宏村村、西递村、碧山村地名命名情况公示如下,见拟命名地名公示表。公示时间,11月7日-11月14日。联系人:县地名办:汪志明;联系电话:5527189;邮箱:871084338@qq.com。公示期间,欢迎广大市民和单位提出宝贵意见。
黟县民政局
2019年11月7日
黟县城区新建(延伸)道路及居民小区拟命名地名公示表
序号 | 拟命名道路 | 起点 | 讫点 | 备注 |
1 | 翼然东路 | 碧阳大道(宴宾楼) | 洪星路(深田湾) | 道路延伸(原起讫点:宴宾楼—碧阳桥) |
2 | 洪星路 | 西递大道(文体中心) | 翼然东路(深田湾) | 新建道路 |
3 | 前山路 | 东岳山路(前山新村) | 宏村大道(城关道班) | 新建道路 |
4 | 钟山路 | 宏村大道(汽车站) | 钟山村 | 原有未命名道路 |
5 | 东岳山路 | 宏村大道(汽车站) | 东岳山北路 | 道路延伸(原起讫点:汽车站-中城山庄) |
6 | 东岳山北路 | 宏村大道(城关加油站) | 柏山路 | 新建道路 因位于东岳山路北侧 |
7 | 翠林路 | 碧阳大道(工商银行) | 西递大道(朝阳桥西) | 道路延伸(原起讫点:工商银行—下水磨) 因延伸道路与原翠林路连接,故沿用翠林路名称 |
8 | 沿河东路 | 基督教堂(北) | 西递大道(朝阳桥东) | 道路延伸(原起讫点:通济桥—老缫丝厂) 原通济桥至基督教堂路段未命名,新修老缫丝厂至朝阳桥路段未命名,故对该三段连接道路统一命名为沿河东路。 |
9 | 沿河西路 | 通济桥 | 泰和雅居 | 原有道路未明确(通济桥-向阳桥-泰和雅居) 因通济桥至气象局路段已命名为柏山路,为方便沿路居民生活习惯,本次命名不予更改。故沿河西路起讫点从通济桥过街心公园至新建“泰和雅居”沿河路段终点。 |
拟命名居民小区 | ||||
1 |
牌楼脚小区 | 东至世外桃源大酒店,南至交警队宿舍,西至宇仁小区,北至宇仁小区。 | 该区域房屋均为居民自建房,其历史地名叫“牌楼脚”,现没有门牌又无正式名称,为便于编制门牌,建议命名为“牌楼脚小区”。 | |
2 |
朝安小区 |
往钟山村道路边 | 该小区为房屋征收户安置小区,历史上该地有座庵堂叫“朝庵”,现该处地名叫“旧庵”,取“朝庵”音,建议叫“朝安小区”。 |
宏村村道路、街、巷拟命名地名公示表
序号 | 名称 | 起止点 | 地名来历 | 备注 |
1 | 东边井路 | 宏村景区票房——东门一楼 | 因老地名东边井得名 |
|
2 | 浥溪路 | 电站——燕来亭客栈 | 因浥溪河得名 |
|
3 | 亭前路 | 圆门洞——戏台——南溪饭店 | 因老旧址张王庙,太子亭,浔阳亭而得名 |
|
4 | 临湖路 | 归云山房—湖沁楼—红楼梦客栈 | 因南湖形似弓箭而得名 |
|
5 | 前 街 | 谢裕大茶行——方忠民户 | 老地名 |
|
6 | 中 街 | 汪宏伟户——缘月客栈 | 老地名 |
|
7 | 后 街 | 胡德元户—汪四清—朱庆和户 | 老地名 |
|
8 | 茶行弄 | 树人堂——张公馆——亭前 | 该弄历史上因有茶行商铺而得名 |
|
9 | 上水圳弄 | 水口——得水阁——汪设平户 | 因水圳分段,该段为上段而得名 |
|
10 | 画桥弄 | 汪菊斌户——郭红琴户 | 因位于南湖画桥正对而得名 |
|
11 | 环碧弄 | 南湖憩园—吴永成户—朱建安户 | 因该路为老村落两个村之间分界(宏西村、宏东村) |
|
12 | 棋盘弄 | 万兴楼户——万府客栈 | 因该段行弄众多,错中复杂,型似棋盘而得名 |
|
13 | 雷岗山弄 | 汪隆起户——雷岗山 | 因通向雷岗山而得名 |
|
14 | 中洲路 | 源民桥—宏村自来水厂 | 因位于羊栈河与浥溪河交汇处而得名 |
|
15 | 书院弄 | 汪连菊户—张文红户—汪汉民户菜地 | 因位于南湖书院后面而得名 |
|
16 | 月沼 | 汪氏宗祠沿月沼顺时针两圈 | 因该片位于月沼而得名 |
|
西递村道路、街、巷拟命名地名公示表
序号 | 名称 | 起止点 | 地名来历 | 备注 |
1 | 西川路 | 石小线公路经过西递村的一段(桃源人家酒店——西递新村) | 西递因三条溪水呈“川”字形向西流经村庄,历史上曾名“西川”,故以“西川路”命名该段公路。 | 新命名 |
2 | 明经路 | 旅游公司办公楼后门——牌楼广场左拱门 | 该路通向牌楼广场,广场东侧为“明经祠”旧址,现建有“明经园”,故以“明经路”命名该路。 | 新命名 |
3 | 大路街 | 西端由牌楼广场左侧拱门进入,东连花坛巷,南接前边溪路。(牌楼广场左拱门——追幕堂——三级阶;追幕堂——祠堂桥) | 因是村中主要道路,又是主要商业街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4 | 上天灯弄 | 从大路街胡利芬古玩店边进入,往南与田干路相通。 |
|
历史地名
|
5 | 中天灯弄 | 从大路街“旷古斋”边进入,往南与田干路相通。 |
|
|
6 | 下天灯弄 | 从大路街徽雕坊店面边进入,往南与田干路相通。 |
|
|
7 | 横路街 | 从大路街花园酒店正对面进入,往南折向东到绣楼,与大路街相通。
| 因与“大路街”垂直的横向道路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8 | 长弄 | 从大路街査记酒坊边进入,往北到归止园客栈。 | 因旧时为村中较长的弄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9 | 六房厅巷 | 从大路街万春饭店边进入,往北通往公路。 | 因巷内有“六房厅”祠堂而得名 因靠近“六房厅”祠堂而得名 | 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 |
10 | 六房厅上弄 | 位于“六房厅”南侧,往东与追幕堂下弄相通。 | ||
11 | 六房厅下弄 | 位于上弄南侧,往南折向东与追幕堂下弄相通。 | ||
12 | 追幕堂上弄 | 位于“追幕堂”东侧,往北通到胡名桂户。 | 因在“追幕堂”两侧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13 | 追幕堂下弄 | 位于“追幕堂”西侧,往北通往公路。 |
|
|
14 | 花坛巷 | 从三级阶开始,往东通到观音井。 | 因旧时此处有钱大户人家多,私家花园也多,村民形象地称此处为“花坛”。“花坛巷”原指三级阶到徽食街这段路,而从徽食街到观音井之间还有一段较长的巷弄,与“花坛巷”连成一条直线,又无正式名称,故将其作为“花坛巷”延伸的部分,一并命名为“花坛巷”。 | 历史地名 |
15 | 月山角弄 | 东起卫生院大门,南接花坛,西连追幕堂下弄,北通公路。
| 因该弄北面为月山,弄内道路呈角状而得名。 旧时弄内有碾坊,因用牛拉碾磨,俗称“牛碾”。而“牛碾”已成为大家都知悉的特指地名,的故用“牛碾弄”命名该巷弄。 | 历史地名 新命名 |
16 | 牛碾弄 | 从大路街西宏茶楼正对面进入,往东到“牛碾”,再折向北与花坛连通。 | ||
17 | 田干路 | 从牌楼广场右侧拱门进入,往东到会源桥,与前边溪路、后边溪路连通。 | “干”,指河边、水边,出自《诗经·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田干”,即田边之意。 因两条溪水一前一后穿村而过而得名。 | 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 |
18 | 后边溪路 | 会源桥——西递小学——昆仑国际青年旅社 | ||
19 | 前边溪路 | 会源桥——敬爱堂—— 公路 |
|
|
20 | 厅坦弄 | 从前边溪流水人家边进入,往北通到牛碾弄。 | “厅坦”:徽州方言,指村中的空地、小广场; | 历史地名 |
21 | 毓秀弄 | 从前边溪勘画客栈边进入,往北通到花坛。 | 该弄原无名称,因弄的中段有一通向仁让里的小支弄叫“毓秀弄”,故将该主弄一并命名为“毓秀弄”。“毓”:孕育、养育之意;“秀”:指优秀人才。“毓秀”有“人才辈出”的美好寓意。 | 新命名 |
22 | 仁让里 | 从前边溪古来桥商店边进入,往北通到花坛巷。 | “里”:里弄之意,表示胡同、巷弄;旧时因在“仁让堂”(又称“一房厅”)边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23 | 依仁巷 | 从前边溪胡海清房屋边进入,往北通到花坛巷。 | “依仁”,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是把“仁”作为言行依循的标准。 | 历史地名 |
24 | 上厅坦上弄 | 位于“上厅坦”东侧,从前边溪王建平房屋边进入,往北通到花坛巷。 | “厅坦”:徽州方言,指村中的空地、小广场;“上”是方位词。前边溪上段北侧旧时有一块空地,称“上厅坦”。该空地现已建有房子,但村民仍习惯称此处为“上厅坦”。 | 历史地名 |
25 | 上厅坦下弄 | 位于“上厅坦”西侧,从前边溪胡逢英房屋边进入,往北通到花坛巷,并与“麻榨弄”相连。 |
|
|
26 | 麻榨弄 | 从花坛巷王兰生房屋边进入,往北通公路。 | 因旧时弄内有榨油坊而得名 因与前边溪垂直的横向巷弄而得名 | 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 |
27 | 横弄 | 从前边溪胡逢太房屋边进入,往北通到公路。 | ||
28 | 观音井弄 | 由横弄“山人居客栈”边进入,往西通到竹林青瓦客栈。 | 因弄内有一眼古井,旧时井边有观音像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29 | 敬爱堂上弄 | 位于“敬爱堂”东侧,往南通深井弄。 | 因在“敬爱堂”祠堂两侧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30 | 敬爱堂下弄 | 位于“敬爱堂”西侧,往南通到后边溪。 |
|
|
31 | 深井弄 | 位于“敬爱堂”后面,往东通高屋园弄,往西到后边溪。 | 因弄内有一眼很深的古井而得名 因旧时弄内有“司城第”祠堂而得名 | 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 |
32 | 司城第弄 | 从前边溪应天齐艺术馆边进入,往南与高屋园弄连通。 | ||
33 | 高屋园弄 | 北连司城第弄,南通后边溪。 | 旧时弄内建有三层的高屋,后房屋倒塌,房址成为菜园,故称其为“高屋园”。 | 历史地名 |
34 | 三级阶弄 | 从前边溪“明代老房”边进入,往南与登高弄相通。 | 因该弄的南端出口有三层台阶而得名。 | 历史地名 |
35 | 登高弄
| 东与黄土岭连接,西与三级阶弄相通。 | 因弄口有圆形拱门,村民俗称该弄为“圆门洞弄”。但西递村多处巷弄口有圆形拱门,用“圆门洞弄”这个名称缺乏特指性。该弄位于村中海拔较高处,进弄要上三层台阶,弄口拱门匾额上刻有 “行远登高” 四字,故命名该弄为“登高弄”。 | 新命名 |
36 | 上街里 | 从前边溪望山畔水客栈边进入,往南与黄土岭连接。 | 前边溪旧时亦称“前街”,其上段称“上街”;“里”:指里弄、巷弄。“上街里”的意思是“上街内的巷弄”。 | 历史地名 |
37 | 黄土岭 | 北连上街里,南通后边溪。 | 因靠后边溪侧要上二十多级台阶,形似上岭,又因该处地下土质为黄土,故名“黄土岭”。 | 历史地名 |
38 | 古来桥巷 | 从前边溪古来桥边进入,往东到落脚点客栈 | 因巷弄入口在“古来桥”边,故名“古来桥巷”。 | 新命名 |
39 | 村口头路 | 从公路进入,道路呈“八”字形,左侧通往古来桥巷,右侧通往陌上居客栈。 | 位于西递村东北向村口的一片居民区,村民习惯称该区域为“村口头”。 | 历史地名 |
40 | 兴村路 | 后边溪查建飞户向东至徽韵西递新村(西川路) | 此路段属西递村大兴组区域并连接西递新村(取新村兴旺之意) | 新命名 |
碧山村道路、街、巷拟命名地名公示表
序号 | 名称 | 起止点 | 地名来历 | 备注 |
1 | 云门路 | 县气象局江柏山向大门——云门农家乐---乐成桥 | 因云门塔得名 |
|
2 | 下新屋路 | 乐成桥---原卫生院 | 以下新屋村民组命名 |
|
3 | 沙园路 | 乐成桥---汪怀远民宿 | 历史地名 |
|
4 | 河沿路 | 乐成桥--何明龙户 | 沿漳河畔得名 |
|
5 | 盐客路 | 丁国琳菜园弄口—河沿路户 | 因古时为盐商货栈地得名 |
|
6 | 枫树岭 | 何家桥—东头街口 | 因岭上旧时有古枫树得名 |
|
7 | 东头街 | 徐菊仙户—邵盈盈户 | 碧山村古街,因在村东面得名。 |
|
8 | 下江井弄 | 姚立兰—汪福生户 | 因清代古井“下江水井”得名 |
|
9 | 丁家坦弄 | 邵盈盈—余德富户 | 旧时为丁氏族人聚居地得名 |
|
10 | 黄家墩弄 | 梁顺意—北干渠 | 旧时为黄氏族人聚居地得名 |
|
11 | 台前路 | 邵莹莹—汪爱龙户 | 以台前村民组命名 |
|
12 | 翰林弄 | 蔡瑞民户---嘉種堂 | 清代嘉庆年间翰林汪淦故居小巷 |
|
13 | 耕读园路 | 沙园塘--东头街 | 因路边有清代私塾“耕读园”旧址而得名 |
|
14 | 冰壶路 | 耕读园---台前路 | 因路边有碧山古代八大景之一“冰壶映月”旧址而得名 |
|
15 | 石狮路 | 台前路—北干渠 | 因路边有石狮厅厦而得名 |
|
16 | 上新屋路 | 北干渠—桂利强户 | 历史地名,与下新屋对应。 |
|
17
| 后头山弄
| 汪松青—何双兰户 | 因靠后头山得名。三条巷弄交叉,呈 |
|
汪和平—朱玉良户 |
| |||
朱金海—黄桂荪户 |
| |||
18 | 仁让路 | 汪志高户---余德明户 | 以仁让村民组命名 |
|
19 | 周同路 | 横街--周同祠堂---后头山 | 以周同村民组命名 |
|
20 | 横街 | 土地堂—石狮路 | 历史地名,因垂直主街道得名。 |
|
21 | 周同坦弄 | 汪春九户—后升弄 | 历史地名,因毗邻周同厅坦得名。 |
|
22 | 人字街 | 碧山书局--人字街-台前路 | 历史地名 |
|
23 | 中心路 | 汪怀远民宿---碧山书局 | 因处碧山村中轴线而得名 |
|
24 | 青姑坦路 | 村口饭店---碧山书局 | 古,村中美女叫青姑,常去村前“冰壶映月”泉池浣洗,经此道,久而得名。 |
|
25 | 前升街 | 汪勃纪念馆—八房厅 | 以前升村民组命名 |
|
26 | 后升街 | 理发店—汪良丰户--八房厅 | 历史地名,位于前升路北侧。 |
|
27 | 八房厅东弄 | 汪天福—叶建平户 | 因位于八方厅东侧而命名 |
|
28 | 八房厅西弄 | 郑建新—汪良驹户 | 因位于八方厅西侧而命名 |
|
29 | 来龙山路 | 黄陂祠堂西---来龙山脚 | 因通向来龙山而命名 |
|
30 | 黄陂路 | 八房厅—十三门路口 | 历史地名,碧山古称黄陂。 |
|
31 | 双培园弄 | 洪庆文—汪国平户 | 因经过“双培园”旧址而得名 |
|
32 | 金竹园东弄 | 江立成户---刘长城户 | 因位于旧时私家园林“金竹园”东侧而命名 |
|
33 | 金竹园西弄 | 丁自龙—周永发户 | 因位于旧时私家园林“金竹园”西侧而命名 |
|
34 | 金元路 | 周永明—粮站出口(东) | 以金元村民组命名 |
|
35 | 三都路 | 云门农家乐---缓溪桥--黟丰公路 | 碧山旧时称“三都”,故名。 |
|
36 | 培筠园弄 | 南宋的园林 | 因南宋名宦汪勃故居-----“培筠园”而得名 |
|
37 | 学堂圈路 | 村委会—董德祥--三都路 | 历史地名,旧时为私塾集中地,俗称“学堂圈”。 |
|
38 | 欧村路 | 汪林玉—胡兆盈 | 以欧村村民组命名 |
|
38 | 牛绳弄 | 汪新建—张国庆户 | 因地形曲径通幽,状如牛绳而得名 |
|
40 | 墩义堂路 | 周国生—李灶福户 | 因通向古祠堂“敦义堂”而命名 |
|
41 | 李村路 | 汪元清—大圣亭 | 以李村村民组命名 |
|
42 | 水碓坵路 | 青山公寓----水碓坵村 | 以水碓坵自然村命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