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54072/202312-00022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黟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 2023-12-2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黟县碧山村村庄运营典型案例

作者:黟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2023-12-27 17:08 信息来源:黟县财政局 阅读次数:

黟县碧山村村庄运营典型案例


碧山村古称黄陂,又名三都,为明代黟县十二都之一。东晋哀帝隆和元年(公元362年)建村,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碧山村面积22.6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组,950户,3280人。碧山村有水田2400多亩,桑园2200亩、茶园1500亩、山场面积1.384万亩。有云门塔、培筠园、耕读园、孝子桥、章山题壁和碧山八景(双溪春晓、峥林舞凤、霭峰夕照、碧岳乔松、石盂霁雪、冰壶印月、龙田甘雨、石枧流虹)等景点。碧山村现存187处传统建筑,建造年代是从宋代一直到民国,其中仅明清时期的祠堂建筑就有近十座。碧山拥有7国字号荣誉,分别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全国优秀村规民约、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团中央志愿服务创新案例、全国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经典案例。近年来碧山村抢抓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达到118万元,是2020年的5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万元。

 

试点两山银行,“青山”就是“金山”


碧山村率先在全县开展“两山银行”试点,将碧山村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和闲置农房(宅基地)为目标资源,将碎片化的资源资产通过集中收储,按照区域、产业分类,策划形成集中连片优质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包,整合提升后推向市场,引入合适的社会资本和运营管理方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资本的高水平转化,破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诸多瓶颈制约,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目前《尚义公社》田园康养项目和黄山医众科技总部经济项目已经落地生效,农户获得收益300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实现税收120万元,吸收村民短期务工100人次,人均增加劳务收益2000元;《山居·黟云》电商民宿项目,增加农户收益100万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吸收村民短期务工50人次。

 

加强村企合作,畅通增收渠道


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碧山村先后引进医众科技有限公司、尚义公社田园康养集团、黄山信投集团、南京农业大学科研服务集团、安徽出版集团、乡村艺术创作中心、碧山合集产业园运营公司、景林苗木有限公司、黄山从筑文旅有限公司、黄山拜年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碧山书局、猪栏酒吧、碧山工销社、府基山庄、云贤研学基地、自由咖啡、“我的收藏”、春光里投资集团、元气森林集团等,这些市场经营主体与碧山村采取租赁土地、租赁房屋、合作经营、村企共建等方式进行合作,村集体获得租金或分红,预计2023年将获得租金分红收益20万元并吸收长期和短期本村村民务工3000人次,人均增收8000余元。

农文旅高度融合,实现强村富民


碧山村不仅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更有众多传统景点和文化载体,譬如云门塔、培筠园、耕读园、孝子桥、章山题壁和碧山八景(双溪春晓、峥林舞凤、霭峰夕照、碧岳乔松、石盂霁雪、冰壶印月、龙田甘雨、石枧流虹)、省级非遗“傩舞”、县级非遗“舞龙舞狮”等。碧山村成立黟县培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打造“AAA”旅游景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碧山现有民宿餐饮42家,其中精品民宿5家,分别是猪栏2吧、3吧、工销社、我的收藏、府基山庄。碧山村与有农公司合作,流转1800亩水田,打造优质五黑种植基地,每年给650户(其中脱贫户63户)本村村民带来务工和土地流转收益33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

 

做大强村公司,壮大集体经济


碧山村成立“黟县培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村庄运营,利用村口集体闲置建设用地新建碧山非遗活化运营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和生态停车场(旅游公厕);整合碧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既有乡村特色又具智能化多功能的会议中心,承办各类会议及传媒活动,搭建乡村文化旅游营销平台,促进创意乡村旅游发展;整合碧山村现有非遗文化及乡村文化(傩舞队、舞龙舞狮队、龙舟队、黄梅戏、广场舞队、风筝队),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整合漳河流域“石枧流虹”—孝子桥—猪栏酒吧沿河一带,通过提供场地、摊位、服务等,打造碧水青山(田园风光)及纳凉避暑旅游休闲地;整合提升“碧山书局—工销社—非遗中心—黟众科技—云贤堂—孝子桥—章山题壁旅游线路环境质量,打造创意乡村旅游走廊,延伸游客观光体验留村住宿活动空间。为游客提供车辆进出智能化管理服务、景区讲解服务、集体资产出租、观光车接送游客服务、非遗文化(含乡村文化)表演演出及旅游度假体验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营销方式采取接待散客和对接旅行团队等。2022年接待游客6万人,过夜游客1.8万人,带动综合旅游收入将达到1200万元;预计2023年接待游客18万人,过夜游客5.4万人,带动综合旅游收入将达到3600万元。

 

打造创意乡村,发展创意产业


积极响应市委凌云书记关于“黄山将充分挖掘徽州美学价值,发挥山水人文优势,植入创意元素,发展非遗传承、研学营地、摄影写生等新兴业态,让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成为黄山独特IP,成为人人向往、为之倾心的诗和远方”的号召,碧山村在秉承自身独有资源禀赋,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坚持以文化为筋骨、以田园为皮肤,通过创意丰满血肉,全面打造“一塔、二园、三院、四中心”的“创意碧山”。(一塔:云门塔;二园:培筠园、耕读园;三院:云门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碧山文化研究院;四中心:乡村非遗文化活化展示中心、傩舞龙狮舞传承中心、乡土音乐创作中心、乡土艺术创新中心。)文创产品在碧山有一定的市场,文创小店有11家,分别是名贤堂创意中心、工销社进口文创店、村口创意小店、瓦舍创意小店、巷堂创意小店、寒公子创意小店、一席地创意小店、碧山之外创意小店、一个店创意小店、碧山掬闲庭创意小店、碧山“程记糕点”创意小店,2022年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00万元;预计2023年文创产品收入将突破900万元。

 

【案例点评】碧山村驻村工作队团结和带领“两委”积极探索“创意乡村”运营的“碧山模式”,找准商机,以“联农、带农、兴农、富农”为目标,一方面全面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两山两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另一方面以“九街”为中心,利用其优美的田园风光,由强村公司与民宿投资商对接,合作打造“民宿集群”和研学基地,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