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以鸟类及两栖爬行动物监测为抓手助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2024年2月以来,黟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黟县林业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林科达农林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组成的调查队伍按照《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技术指南》、《黟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设置样线的鸟类及两栖爬行动物的学名、习性、空间分布情况、数量、密度、生长状态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物种种群的变化趋势。分两次完成了黟县上半年鸟类冬季越冬期及春季迁徙期监测任务,同时完成两栖爬行类非繁殖期调查。
鸟类方面,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以及鸣声录音回放法相结合的方法。上半年调查团队共完成鸟类及两爬监测样线63条,监测样点10个。据最新统计,两轮鸟类实地调查监测到黟县当地鸟类共计15目45科132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包括林雕(Ictinaetus malaiensis)、红隼(Falco tinnunculus)、领角鸮(Otus lettia)、白腹隼雕(Aquila fasciata)等。
(领角鸮(Otus lettia))
(林雕(Ictinaetus malaiensis))
两栖爬行动物方面,非繁殖期监测共记录黟县范围内两栖爬行动物23种,其中黟县县级新纪录包括秉志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孟闻琴蛙(Nidirana mangveni)等。
(秉志肥螈(Pachytriton granulosus))
(孟闻琴蛙(Nidirana mangveni))
本次监测系统掌握黟县县域范围内鸟类种群数量、分布状况和鸟类栖息地的动态变化、积累鸟类迁徙数据以及两栖爬行类资源现状,为评估黟县县域范围内主要濒危物种状况等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更好的推动安徽省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