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渔亭镇:村美民富产业兴
近年来,渔亭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聚焦文旅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一个个特色产业硕果盈枝,一处处和美乡村日新月异,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地开花,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铺展开来。
抓产业,农村经济活力再现。渔亭镇持续巩固“整村一块田”模式,完成粮食、油菜种植1.1万余亩,青岭山茶叶获评省级数字农业工厂,镇乡村振兴产业园入选市十佳乡村振兴产业园,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650万元。今年, 渔亭镇将破题文旅“新赛道”,完成“渔亭1981”文化街区建设,探索未晞园、壹荟朴园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生产 生活 生态”农文旅康休闲漫游体验区。探索工业振兴“新路径”,支持青岭山、金田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引进臻滋味等新主体,推动集体联营入股,力争盘活集体建设用地资源2宗以上
抓建设,乡村面貌显著提质。渔亭1981文化街区建设破题启动,农商行至村镇银行段立面改造赢得群众认可,下坦、英川等4个自然村整治品质得到保障,汪村口袋公园、“鱼䲆鱻䲜”、“渔亭号”火车头等节点广受好评。今年, 渔亭镇将以汪村片区为核心,用好省级一般债资金,创意加速推进乡村节点建设和环境整体优化,6月底前建成并运营下坦“岩屿书房”、汪村“稻子熟了”乡村驿站等乡村新业态。
抓民生,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大力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五七农场桥重建、老火车站桥加固及渔亭高速口至G237休宁界路灯工程顺利推进,镇自来水厂供水改造提升全面竣工。下一步, 渔亭镇将加强群众引导,常态化召开户主会,实行“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着力调动群众积极性、参与度,并拓展积分制经验成果,用好渔亭星网工程和“你说我办”为民办实事机制,努力塑造良好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