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西递镇:青梅为媒绘就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盛夏的清晨,西递镇源川村的青梅基地里笑声此起彼伏。本地游客王先生提着竹篮穿梭在梅树间,轻轻摘下青色的梅果,身后的孩子正踮脚将饱满的青梅塞进玻璃罐;不远处的“青梅小院”酒坊里,酿酒师正指导杭州游客余女士将鲜果倒入发酵桶,琥珀色的酒液在木勺搅动下泛着光泽——这幅“采摘+酿造”的生动场景,正是源川村以青梅为媒、激活农文旅融合的日常缩影。
近年来,西递镇源川村以“一颗青梅”破题,探索出“产业筑基、文化赋能、机制创新”的农文旅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作为西递镇的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之一,源川村的实践正成为镇域经济转型的缩影,让传统村落借“梅”焕新。
产业筑基: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的跨越
西递镇源川村曾以蚕桑、茶叶为主导产业,2017年起锚定青梅产业,创新“保护价收购+积分制补贴”机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逐步建成1200亩标准化基地,2025年青梅果产量15万斤,增幅达180%。同时,在镇域资源整合下,源川村联合杭州梅是酒业,成立徽猿酒业,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青梅酒生产基地,攻克青梅酒发酵工艺,开发15款深加工产品,年产能1000吨,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还依托高铁区位优势,推动“青梅小院”民宿集群、青梅酒研学中心相继运营,2024年集体经营性经济收入突破360万元,形成青梅“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文化赋能:非遗技艺与现代农业的碰撞
西递镇深挖青梅文化内涵,在源川村举办“黟县首届青梅文化节”,复原汉代“青梅煮酒”场景,将徽州非遗技艺融入酿酒体验,即将推出“酿酒师DIY”“非遗手作课堂”等沉浸式项目。同时,以青梅为纽带,串联起源川村有机漫村、茶博园、徽派古村资源,打造“康养旅居目的地”。高铁站周边12家精品民宿节假日入住率达90%,游客还可参与青梅酒、腊八豆腐、麦芽糖等当地特色产品制作,带走青梅酒、梅干等特色伴手礼,实现“文化体验+消费转化”闭环。
机制创新:党建引领下的“共富生态圈”
在西递镇党委牵头下,源川村成立“黟梅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注册“黟梅”商标,2024年通过酒厂分红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联合镇域6村组建“共富联合体”,共享种植技术与销售渠道,推动青梅产业规模化发展。另外,在人才引育方面,引入国家一级酿酒师团队,培育本土技术骨干,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流。如今的源川村,正以“青梅产业第一村”为目标,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借力高铁经济拓展长三角市场,推动“黟梅”品牌不断成长。
从一颗青梅到全产业链,源川村的蜕变印证了西递镇“以产业为根、文化为魂、机制为脉”的农文旅融合思路。未来,西递镇将持续推动青梅徽宴、康养产品、特色产业开发,建设“长三角特色果酒产业集群”,通过“数字赋能+电商直播”打通高端渠道,让“青果子”酿出乡村振兴的“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