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基层动态

黟县渔亭镇:一滴油带来乡村新“钱”景

作者:王瑶 发布时间:2025-07-25 10:26 信息来源:黟县渔亭镇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咱们村自产的纯正菜籽油,零添加、零勾兑,滴滴浓香!精选优质油菜籽,传统工艺慢火烘炒,物理压榨保留原香与营养,炒菜鲜亮、凉拌醇香,健康又美味!”这些天,黟县渔亭镇汪村村所有村两委的朋友圈里,都发布着菜籽油的推广图文。金黄饱满的油菜籽是村集体从冬天到夏天的心血。

今年的菜籽油刚压榨完成,汪村村的村两委干部们就多了个新身份。白天,大家忙着调解邻里纠纷、民生项目跟进,把村里大事小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大家又麻利地拿起手机,化身“推销员”在朋友圈里吆喝起来。副书记宋月华对着油壶拍着特写,把乌黑油亮的色泽拍得透亮,旁边书记黄卫果整理着订单记录,在微信上一一回复......

自从菜籽油销售以来,村书记黄卫果的朋友圈更是热闹。“感谢战友支持,60壶优质菜籽油合肥走起!”“老哥刚开瓶炸了盘花生米,隔着屏幕都能闻见香,转头就复购5壶!”“朋友吃了咱们村菜籽油炒的菜,给我推荐了5个朋友来下单!”字里行间全是藏不住的欢喜。

每次发这些动态,黄卫果都忍不住嘴角上扬。“咱这油好,底气就足。”压榨后村两委就第一时间把样品送到市质监局,检测报告上“全部指标合格”的红章,成了他们最硬的“广告”。站在堆满油壶的仓库里,看着琥珀色的油体在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在黄卫果眼里却是村集体辛勤努力得来的“金疙瘩”。

2023年之前,汪村村一直将流转下来的水田承包给种植大户发展西瓜、香米、黑米等特色产业。为了让集体资产创造更大价值,2024年,村两委下定决心,自己动手搞特色种植。当年秋季,350亩油菜籽被细心播撒进田里,从出苗、施肥到除草、防虫,村干部们跟着科技特派员学技术,书记带着大家一起动手管护,春去夏来,4万斤饱满的油菜籽颗粒归仓。经过压榨,清澈醇厚的菜籽油足足出了1.2万斤,按每壶105元的价格计算,仅此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带来12万余元的收入。

“现在菜籽油已经卖了3000多斤,光是这一项的收益就很可观!”村书记算起账来满脸笑意,“今年来,村集体的经营性收入已经突破50万元,照这个势头,年底有望冲到120万元呢!”黄卫果的话语里满是对丰收的笃定,更藏着乡村振兴的底气。

“今年下半年,我们准备种400亩油菜,春季赏花,夏季卖油,村干部一起一步步扩面积、提单产、延链条、提价值,把传统种植发展得更具特色,更加红火。”村书记黄卫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