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有“食”力:老年助餐,为夕阳生活添 “味”又添暖
“一餐热饭,暖了胃也暖了心。” 在黟县碧阳镇北街社区老年餐厅,刚放下碗筷的王大爷脸上满是笑意道。老年助餐这件 “小事”,藏着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大幸福”。老年助餐服务自启动以来,黟县便以扎实举措、真金白银的投入,用烟火气为老人们的夕阳生活添“味”又添暖。
这份“食”力,先看覆盖城乡的助餐网络。截至目前,全县正常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8个,覆盖碧阳镇、渔亭镇、宏村镇及柯村镇,社区和乡镇间逐步织密便捷用餐网。碧阳镇的北街社区老年餐厅、郭门社区老年助餐点常年飘香,渔亭镇团结社区老年食堂、宏村镇宏村村老年食堂各具特色。这些助餐点不拘泥于单一模式,有的交由餐饮企业运营,有的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有的与餐饮企业合作运营。以“公益性 + 市场化”的灵活方式,让老人们既能吃到家常味,又不用为做饭犯愁。
这份“食”力,离不开财政资金“硬支撑”。2023 年,黟县修订老年助餐服务补贴方案,清晰划分助餐、建设、运营三类补贴标准:统一在10元餐标基础上,根据人员类型给予差异化补贴,黟县户籍的60-69 周岁低收入老人每餐补 助2元,70-79 周岁常住老人补助3元,80 周岁以上常住老人补助5元;对新建(改扩建)且正常对外运营的老年食堂(助餐点)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对正常运营的老年食堂(助餐点)按日均助餐人数给予相应补贴。2022 年至 2025 年上半年,累计补助助餐补贴84.8万元惠及194272人次、建设补贴35.01 万元、运营补贴13.3 万元,各级财政总投入达133.11万元,真金白银为老年助餐服务“续航”。
这份“食”力,更有社会温情的加持。随着政策宣传深入,越来越多农村老人告别 “自己做饭凑活吃” 的日子,走进助餐点享受便利,县慈善协会设立“黟食无忧”专项基金,2022 年就收到10.3万元捐款(物),爱心企业、志愿者纷纷参与,让助餐点不仅有饭香,更有暖心肠。
当然,这份“食”力的提升仍有空间。部分助餐点打卡系统待优化、农村老人用餐意愿需进一步激发、运营成本压力待缓解。下一步,黟县将推广刷脸打卡堵漏洞、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探索送餐服务等难题,持续做强老年助餐的“食”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热菜热饭中,尝到夕阳生活的幸福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