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多彩柯村 皖南“瑞金”
柯村,黟西北一个最边远的乡镇,四周大山环抱,是皖南典型的盆地。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茂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境内人文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不仅有“茅山云海”“柯村花海”“胡门古树群”“东坑古廊亭”“孙村漩溪塔”“徽池古道”“箬岭古徽道”等自然景观,还有“五黑”特色农业。柯村还是红色革命老区,曾经创建了以柯村为中心的方圆一百余里的红色苏区,成立了皖南苏维埃政府,声震远近。
我来柯村是去年四月油菜花节期间,我们自驾车开始进山,车子在晨雾中奔驰,在山道上盘旋,越升越高。雾也慢慢消散,变成了一条条白色的丝带,缠绕在山腰上。山上的草木郁郁青青,时不时看到几棵映山红,在一片绿海中格外耀眼。
一小时后,车子来到了柯村地界的茅山岭,这里是柯村的最高点,也是最佳摄影点,整个柯村尽收眼底。这天我们的运气非常好,赶上了“茅山云海”的美景。站在茅山岭上,远眺连绵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岛如屿。脚下白云翻滚,仿佛置身于雾气弥漫的仙宫,有腾云驾雾的缥缈之感。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云雾渐渐消散,远处的青山峰峦起伏,草木茂盛,整个柯村盆地一览无余。
盆地四周十几万亩的绿色生态森林环绕着柯村镇,这里生态资源丰富,空气新鲜,曾荣获“安徽省森林城镇”称号。盆底是金黄的五千多亩油菜花,大片大片的铺陈在柯村的大地上,更是被誉为“皖南最大的油菜花盆地”,也是“中国十大赏花地之一”。每年四月间,花儿开得正旺,清香浓郁。远远望去,黄绿相间,和谐融合,白墙黛瓦点缀其间,阡陌纵横,河流交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看完“茅山云海”,欣赏了“柯村花海”,我们乘车下茅山岭,来到了胡门村,参观黄山黑鸡养殖场。黑鸡,是黟县极具特色的“五黑”农产品之一。何为“五黑”农产品?即黑猪、黑鸡、黑粮、黑果、黑茶。其中黑鸡和黑猪都是柯村本土特产,保留了几百年的传统饲养方式。由于柯村独特的盆地地形和深山区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柯村的黑鸡、黑猪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
养殖场的场长向我们介绍了养殖场的一些基本情况:2009年6月,投资500万元,成立了黄山市黟县黄山黑鸡保种场。该保种场属民营股份制企业,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形式带领农民共同打造黑鸡养殖的特色产业。目前,柯村黑鸡养殖约8万羽,使当地的贫困户迅速脱贫,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9年10月农业部第1278号公告宣布黄山黑鸡为国家级遗产资源。同年,又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
午后,我们乘车来到柯村皖南苏维埃政府旧址,现在已是柯村暴动纪念馆。这是一座徽派建筑,宽敞的大门,四柱落地的高大门楼,气势恢宏,大门上方镶嵌着“柯氏祠堂”的匾额。1934年中共太平县委就是在这里领导和发动了柯村暴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成立了皖南游击队。同年12月,方志敏、刘畴西、刘英、粟裕等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驻柯村休整。方志敏在柯村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对柯村暴动作出了“紧握欃枪,任他风暴”重要指示。革命的火种点燃了皖南的每一个角落,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我们来到纪念馆门前右边的革命英雄浮雕前,瞻仰刘毓标、储高阳、宁春生等革命先烈的遗容,聆听了先烈们的生平介绍和革命斗争事迹,肃然起敬。随后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了柯村暴动纪念馆,堂厅上方悬挂着“柯村暴动形势图”,厅中央是一个很大的作战沙盘,用旗帜标志着当年的游击区和战斗地点,那一面面旗帜就像一点点星火,显示当年革命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八十多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柯村革命老区的人民赓续了红色精神,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黑色”家珍、“金色”花海、“绿色”生态资源,确立了打造“华东红色旅游体验区”“黟西北现代农业示范区”“黟西北商贸服务区”的三区建设目标,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引领,特色农业为主体,商贸繁荣的产业新格局,为把柯村建成黟西北美丽富饶色彩斑斓的新柯村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