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日报)黟县:联农带农产业兴 增收致富有前景
联农带农,共享共赢。黟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作用,以提供就业岗位、签订种养协议、入股分红、资产租赁等形式进行利益联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以特色产业“联”农。黟县以“五黑”特色产业为主导,探索“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投建黑玉米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2条,建设集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平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辐射带动863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发展特色种养业,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预计户均年增收1000元。
以经营主体“带”农。黟县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产业发展和农业转型的“助推器”,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围绕徽茶、林特、中药、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好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0个(其中省级6个)、合作社272个、家庭农场348个,产业带头人102人,带动近2万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构建起了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多种经营主体多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以农旅融合“促”农。黟县按照“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充分挖掘丰厚历史资源和自然风光潜力,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乡村旅游、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业态,逐步形成‘以农促旅、以农兴旅’的良好格局,为群众创造更多增收机会。丰梧村引进朴蔓农场、无名初乡村酒店、千亩香榧油茶基地等业态;石印村开发文叙堂——珠坑红色旅游景点、常山桥——八都河段打卡点、青梅桃树种植基地;杨林村打造汤田古道、油菜花、古树林观光点、桃园采摘等项目。
以务工就业“助”农。黟县充分发挥财政及衔接资金撬动作用,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产项目后续管护为载体,推动经营主体通过吸纳就业的方式与农村劳动力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推进脱贫群众稳就业、促增收。今年全县65个衔接资金项目帮助5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脱贫群体102人,累计发放工资310万元。